听闻阁奉天城韵之隋唐风云,隐秘历史缝
版权所有:沈阳市旅游委员会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奉天城韵·沧浪之水拂桑田— 伴随着中原政权的更迭,沈阳地区的行政归属由辽东郡改为东汉末年的玄菟郡。此后,沈阳地区经常受到高句丽政权的侵扰,至南北朝时期,已处于其直接控制之下。 ◆《高句丽狩猎图》 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南北朝,整个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繁荣时代,沈阳亦是如此。然而,隋朝立志统一全国,却没能让这座驻守边疆的城市归于安宁。唐贞观十八年(),雄心勃勃的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在中国历史上享誉盛名的帝王,开始了他的第一次东征。历史终于将沈阳,再次推到台前,在风云诡谲的隋唐演义中,占据一席之地。 唐太宗对东征的态度,坚定而决绝,在朝廷上讨论东征时下诏给群臣:“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雪高丽君主之耻耳。”郑重表达了收复辽东故郡的决心。 《唐书》记载,唐太宗御驾亲征,攻下辽东第一城,便是今沈阳南名城——历史上的“牟盖城”。牟盖城位于今天沈阳南部苏家屯区陈相屯以东的塔山上。这座古城,经历千年风霜雨雪,只剩下难以辨别的断壁残垣,后人已经很难想象当年的金戈铁马和巍峨的城墙。但这里作为唐军东征首指的第一座辽东名城,沈阳的重要战略位置可见一斑,同时也是记录隋唐东征时期辽东战场遗迹的重要城市。 自古帝王亲征,鼓舞战士斗志,往往事半功倍,提高了获胜几率。但各自职责不同,皇帝不能每天都率兵亲征,大多数时间都要放在朝堂之上,治理整个国家。帝王的左膀右臂,为王朝的东征保驾护航。这条东征之路,成就了唐朝扩展疆域,让沈阳与中原文化的链接更加紧密,也让唐朝名将悉数登台。 初唐名将李勣,即徐茂公,从贞观十九年()起,几次率军东征辽土,关于这座辽东重镇,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记忆,其中李勣率军先后兵临“通定镇”、“盖牟”、“玄菟”等郡。从隋唐之际,瓦岗山上的军师开始,李勣的军事才华便被受瞩目,在我们熟知的评书《隋唐演义》中,李勣,即徐茂公的形象更为传神。不仅仅在传说演绎中形象突出,在史实上,李勣也丰功卓越,不仅仅在李唐王朝的建立上立下赫赫战绩,也为唐太宗、唐高宗两代帝王开疆拓土,可谓鞠躬尽瘁。尤其是在东征之路上,李勣将这些沈阳历史上留下痕迹的旧城,让沈阳与强大的唐王朝联系到一起。 在贞观年间,随唐太宗东征的队伍中,名将无数,除了之前提到的李勣,薛仁贵也是其中之一。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于洛阳出发出征高句丽。三月,在辽东安地战场上,唐朝将领刘君邛被敌军团团围困,无法脱身,无人能救,在此危难时刻,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将头悬挂于马上,高句丽军观之胆寒,于是撤军,刘君邛被救。此役过后,薛仁贵名扬军中。 唐太宗李世民评价薛仁贵:“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之寄,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如今在沈阳苏家屯区白清寨乡的沈阳水洞,还立有薛仁贵的塑像,以纪念这位英雄在沈阳留下的丰功伟业。 总章元年(),唐灭高句丽政权后,设置安东都护府,统辖辽东地区,沈阳等地区重新归属中原政权。 领导说了! 只要点亮+ 就给小编放假,回家相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izia.com/tszyy/10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院首次公开种养生靓汤配方
- 下一篇文章: 常用中草药种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