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的栽培技术与生态习性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 http://m.39.net/pf/a_7534559.html 一、植物特征及品种 菟丝子(菟丝子科菟丝子属),别名菟丝子、菟丝实、无娘藤、无根藤、藤、菟缕、野狐丝、豆寄生、黄藤子、萝丝子等,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黄色,纤细,直径约1mm,无叶。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态习性 菟丝子喜高温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多寄生在河谷、河岩两旁的草本或灌木丛木本植物上,寄主尤以大豆为好。野生菟丝子常见于平原、荒地、坟头、地边以及豆科、菊科、蓼科、蘸科等植 (二)生长发育特性 遇到适宜寄主就缠绕在上面,在接触处形成吸根伸入寄主,吸根进入寄主组织后,部分组织分化为导管和筛管,分别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自寄主吸取养分和水分。菟丝子一旦幼芽缠绕于寄主植物体上,生活力极强,生长旺盛,最喜寄生于豆科植物上。菟丝子生育期天左右。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菟丝子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宜选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种植,有利于种子萌发出苗,生长健壮。前作收获后,及早翻耕土地,每亩施入腐熟堆肥20kg,翻入土内作基肥于播前再浅耕一遍,整平耙细,作宽1.3m的高畦或高垄播种;播时先灌水湿润畦面,待水下渗后,土壤干湿适中时,先播大豆,培育寄主植物,后播菟丝子。 (二)繁殖方法 1.种子处理播前先将精选的胡麻种子每亩6~7kg,拌25%多菌灵为种子用量的4%~5%或70%甲基托布津2%~3%,再加辛硫磷1%,适当对水湿拌、堆闷5~6小时晾干待播,可防枯萎病和地下害虫。 2.播种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0cm先开沟条播大豆。用豆种量每亩为~g(比常规大豆播种量约多1倍)。大豆出苗后要精心管理,确保全苗、齐苗,这是栽培菟丝子寄主植物的关键。首先要使大豆生长旺盛,才能为菟丝子提供良好的寄主植物。待大豆株高20~25cm时,约15天,即可播种菟丝子,切勿早播,否则菟丝子出苗后,找不到寄主植物就要枯死。 菟丝子播种在大豆植株旁,越靠近豆棵越好,播时在大豆苗株旁顺畦开沟,将菟丝子种子与细沙混拌均匀,然后均匀撒入沟内,覆盖细肥土,以不见种子为宜。播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7天左右即可出苗,用种量每亩为g。 四、采收加工 (一)收获生菟丝子的收获适期一般在大豆成熟前,当菟丝子的蒴果有50%以上变黑、30%以上变黄、10%~20%由绿转黄时收获较为适当,损失较小。小面积收获可人工拔起后集中脱粒;大面积收获可使用稻麦收割机,但要降低割茬,调慢脱粒滚筒转速和调小风力,以免漏割、打烂豆粒和鼓风机吹去蒴果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加工30菟丝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打下种子过箩去净杂质,洗净,晒干。 菟丝饼:取净菟丝子置锅内加水煮至爆花,显褐灰色稠状粥时,捣烂做饼或加黄酒与面做饼,切块,晒干。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izia.com/tszxz/11365.html
- 上一篇文章: 五谷杂粮延寿配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