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人很多,大部分是40到55岁这个阶段的女性,这个阶段的女性,家务事多,孩子上初中或高中,考虑孩子的学业问题,上班,处理家中大小的事务。下面分享几例失眠的病例,与大家一起学习。

病例1越鞠丸加减治疗失眠

一位销售经理,40岁,主诉: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半年余。现症见:难以入睡,每日凌晨1-2点才能入睡,少梦,次日精神状态不佳,腹部胀满,易便秘。观其面部黄褐斑多,皮肤稍黄。脉弦细,双尺脉弱;舌质红,舌尖及舌两侧红赤,舌苔厚腻。

我的诊断为心经火热,肾水不济,肝气郁结,湿阻中焦。

予以越鞠汤加减,方药如下:

苍术10g醋香附15g川芎12g

栀子10g建曲30g白术15g

薏苡仁30g陈皮15g砂仁6g(后下)

生麦芽30g黄连6g柴胡6g

白芍15g首乌藤30g合欢皮30g

生地黄15g炒酸枣仁10g(打碎冲服)

三剂,配合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肝肾,补肾阴、肾水以制约心火。因患者六郁较重,嘱患者平时用黄芪、山楂、玫瑰花、陈皮泡水当茶饮;患者服用三剂后反馈,睡眠比之前容易入睡,腹部胀满的感觉没有了,大便很顺畅,感觉心情也舒畅,整个人很轻松。

一周后复诊,脉细,双尺脉稍弱,舌质红,舌尖及舌两侧红赤,舌苔薄白,予以越鞠汤加减,方药如下:

苍术10g醋香附15g川芎12g栀子10g建曲30g白术15g百合30g砂仁6g(后下)醋青皮15g生麦芽30g黄连6g柴胡6g白芍15g首乌藤30g合欢皮30g生地黄15g炒酸枣仁10g(打碎冲服)

三剂,因患者湿气已出,舌苔由黄腻转为薄白,遂把薏苡仁去了,加上清心的百合,把陈皮换为醋青皮加强疏肝理气的效果。患者服用后比之前明显好转。

一周后复诊,患者诉感觉胸部闷,气不够用,脉细数,双尺脉细,舌质红,舌尖及舌两侧红,舌苔薄,予以上方加减。方药如下:

苍术10g醋香附15g佛手15g栀子10g建曲30g白术15g百合20g砂仁6g麦芽30g黄连6g首乌藤15g桔梗6g枳壳20g党参15g黄芪10g生地15g酸枣仁10g(打碎冲服)

三剂,加上佛手是加强疏肝理气的,用桔梗和枳壳升降胸部气机,党参及黄芪益气;患者服用一剂后,明显感觉胸部闷好转,气也够用了。比之前好转。

一周后复诊,脉细数,尺脉有力,舌尖及舌边红好转,舌苔薄,有时候容易便秘,予以上方加减。

苍术10g香附15g川芎10g栀子10g建曲30g麦芽30g醋青皮15g砂仁6g川楝子10g桔梗6g枳实20g黄芪15g生地黄15g远志10g牡蛎30g茯神20g黄连6g酸枣仁10g(打碎冲服)三剂。

患者失眠,腹部胀满,易上火,易发火,便秘,脉弦细,双尺脉弱;舌质红,舌尖及舌两侧红赤,舌苔厚腻。予越鞠汤加减,解诸郁,患者心火旺,肾水不济,予黄连清心火,予生地清热益肾,予六味地黄丸补肾水;予白术、薏仁、砂仁健脾祛湿;柴胡、白芍疏肝理气;予生麦芽疏肝、消食;予合欢皮、首乌藤、酸枣仁养心安神。诸药配伍解六郁,清心益肾,疏肝理气健脾安神。患者疗效比较明显。效不更方,以越鞠汤为主方,辩证加减。

病例2: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治失眠

另一位患者自诉:腰腿痛,胃脘部不适,偶感胃脘部疼痛,饮食不佳,无腹胀感,偶尔失眠,在沙发上易打瞌睡,在床上难以入睡,二便正常,舌红紫,苔黄腻,脉弦涩,双尺脉弱。中药开始予调理脾胃祛湿通络为主,以半夏泻心汤加通经络祛风湿药物,患者诉疗效不佳。后仔细辩证患者舌下脉络怒张,予血府逐瘀汤加祛风湿通经络药物,方药如下:

桃仁15g红花10g当归10生地黄10g醋香附10g赤芍10g牛膝10g桔梗10g枳壳20g柴胡5g甘草3g醋五灵脂15g厚朴20g鸡血藤30g独活10鸡矢藤30g伸筋草20g骨碎补20g醋延胡索15g

三剂,患者服用药物后反馈,睡眠明显好转,比较好入睡,腰痛好转,胃脘部疼痛不明显改变。方中血府逐瘀汤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加上五灵脂、鸡血藤加强活血化瘀的功效;予厚朴、鸡矢藤消食除胀满;予独活、伸筋草加强祛风湿的功效;予骨碎补补肾强筋骨;醋延胡索加强行气止痛的功效。血府逐瘀汤适应症很广,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见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或夜不能睡,或夜寐不安,或急躁善怒,或入暮潮热,或舌质黯红、舌边有瘀斑,或舌面有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血府逐瘀汤可以治疗气滞血瘀的诸症,也可以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失眠,患者的腰痛及失眠是由气滞血瘀引起的,故没有用养心安神的药物,治疗了患者的气滞血瘀,睡眠自热而然也就好了。故有一类失眠的患者用其他类中药方治疗无效,舌质紫暗,有瘀斑,可以用从血瘀考虑,可以考虑血府逐瘀汤加减。可以收到不一样的疗效。

病例3活血化瘀治失眠

又一患者,女性,51岁,失眠,健忘,记忆力下降,某些时段容易疲累,月经不调,之前有血块,口臭,腰痛,舌质红少苔,脉细弱,尺脉尤弱。

处方:

黄连5g桃仁10g(打碎)红花8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5g生地15g熟地10g黄柏10g炒川楝子10g黄芪10g桔梗6g枳壳15g陈皮15g焦栀子10g甘草6g银柴胡12g菟丝子15g

三剂,并告诉患者配合服用知柏地黄丸(每日两次)。患者吃完三剂中药后,复诊,疗效很好,失眠好转,便秘好转,口苦好转,潮热好转,舌质红少苔,脉细弱;患者回复因忙未去药店买知柏地黄丸,故未服用。要求多开几剂中药巩固疗效,予处方如下:

黄连4g桃仁10g(打碎)红花8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5g生地15g熟地10g黄柏10g炒川楝子8g黄芪10g桔梗6g木香15g醋香附12g炒麦芽30g陈皮15g焦栀子10g甘草6g银柴胡12g菟丝子20g

六剂巩固疗效,并告知患者配合知柏地黄丸服用,以滋补肝肾,滋阴降相火。

根据患者健忘,记忆力下降,月经不调,之前有血块,舌质红,潮热,我辩证患者体内有瘀血和阴虚火旺,故用血府逐瘀汤加黄连清心火,加生地,熟地,滋肾水,以交通心肾;用栀子清三焦实火,用黄柏清相火,川楝子清肝火,银柴胡清虚火治疗骨蒸潮热,黄芪益气推动血的运行,尺脉尤弱,以菟丝子滋补肝肾平补。主要配伍共奏活血化瘀,清热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为主。

失眠有肝胆湿热,肝火旺引起的失眠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针对寒饮之邪积聚中焦,胃有痰饮导致的失眠,出现郁而化热的想象,可用温胆汤或黄连温胆汤加减。

中焦湿热,心下痞,睡眠较浅的可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虚劳导致气血亏虚所致的失眠,可用酸枣仁汤加减。

心烦急躁,夜寐梦多,脉弦数,舌质红绛,肝经郁热,可用升降散加柴胡、黄芩、川楝子,竹茹枳壳等药物加减。

阴亏火旺,可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滋阴降火,泄南补北,交通心肾。

越鞠丸:苍术,香附,川芎,栀子,神曲。

血府逐瘀汤:桃仁4钱,红花三钱,当归3钱,生地黄三钱,川芎一钱半,赤芍2钱,牛膝3钱,桔梗一钱半,柴胡一钱,枳壳1钱,甘草一钱。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酒炒6g,炒黄芩9g,炒栀子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3g,生地9g,柴胡6g,甘草6g。

黄连温胆汤:温胆汤加黄连。

温胆汤:半夏2两,竹茹2两,枳实2两,陈皮3两,炙甘草1两,茯苓两半。

半夏泻心汤:半夏半升,黄芩3两,干姜3两,人参3两,黄连1两,大枣12枚,炙甘草3两。

酸枣仁汤:酸枣仁2升,甘草1两,知母2两,茯苓2两,川芎2两。

升降散:大黄,蝉蜕,姜黄,僵蚕。

黄连阿胶汤:黄连4两,黄芩1两,芍药2两,鸡子黄2枚,阿胶3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izia.com/tszxx/11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