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小洗澡,大健康。

洗澡是每天都要接触的事情,但是却一直不知道这样洗澡是回损害身体健康的。

下面带你盘点中医视角下,7种常见的错误洗澡方式。

七种容易忽略的不健康洗澡方式

1.早上洗澡(?)

早上是阳气生发的时间段,这时候沐浴,就像一把水泼在了刚刚有点温热的火苗上。

洗澡要用水,水再中医里属于阴,和阳气生发的概念是相违背的,即便是用热水,依然改变不了水是寒湿的性质。

一时阳气生发不起,一整天都会疲乏倦怠。长期早上洗澡洗头,会导致脾胃阳气生发不起成为常态,久而久之会出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病机。

可以理解为阳气不能带动人体的物质能量参与全身供应利用产生停滞的病,症状诸如——头重眩晕、胸闷腹胀、大便溏稀、不欲饮食、慵懒不喜动。

所以早上阳气的生发,对于固护脾胃阳气是非常重要的。

早上不宜经常洗澡洗头,尽量避免。

2.深夜洗澡(?)

因为现代人加班熬夜、夜生活比较丰富的生活规律,大部分人都是在非常深夜才洗澡。

而阳气在夜晚已经收敛下潜,此时人体抵抗力是比较弱的,这时洗澡稍有不慎就容易风寒入体。而且此时洗澡会搅动阳气下潜,导致人体阴阳紊乱。

午后洗澡最佳,但是现代生活规律普遍偏晚,可以尽量在太阳还未落山之前洗澡最佳,入夜越早洗澡越好

3.运动后洗澡立即洗澡(?)

运动后人体体表的汗孔是大开的,如果贪图凉爽洗冷水澡,水的寒湿之邪会立刻从大开的肌肤里面进去,导致寒湿潜伏在里面。

如果洗的是热水,运动后体热还未散,热水又增加了体热,人自发调节就会出更多的汗来散热,这样循环,就会导致津液的丢失。

运动后,先找个安静的地方自然凉快擦干汗,等不继续流汗,体温降低下来了,就可以去洗澡了,一般在运动后休息30分钟人体就能完全散热完毕。

3.吃完饭立即洗澡(?)

刚刚吃完饭,血液都都流到胃部运转来消化食物,其他器官的血液流量会相对减少,此时立刻洗澡会让血液趋于体表,分散了有限的流量,造成食物消化不良。

气血虚弱的人还会造成心脏负担太大,心脏缺血。

饭后1小时再去洗澡最佳。

4.每天洗澡(?)

南方夏天,可以每天洗澡,因为这可以在湿热重的地方及时保持身体干净可以避免细菌等繁殖。

北方冬天就不必每天洗澡。频繁洗澡会增加感受寒湿邪气的机会,而且环境寒冷干燥身体也不会出现湿黏的情况,反而经常洗澡会带走身体表面的油脂,干燥环境中会容易导致皮肤干裂。

夏季出汗多皮肤湿黏的时候一天一次;

冬天不瘙痒不黏腻的时候可以几天洗一次,或者用热毛巾擦拭身体即可。

5.长时间泡澡、用力搓澡(?)

皮肤表面有层油脂,它是自动脱落的角质层和皮肤汗液混合的皮垢形成的,对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长时间泡澡、大力搓澡,都会把皮肤表层上的油脂洗掉,其保护皮肤的作用就会失去,皮肤细胞内的水分更容易蒸发掉,皮肤就会干燥。

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燥则生风,生风则痒」,其中「风」在这里是指一种病因,在身体内游走不定,从而导致皮肤瘙痒。

洗澡时间最长不要超过30分钟,以15分钟左右为宜。搓澡不要太用力,而且不需要搓得干干净净。

6.冷水洗澡(?)

对于洗冷水澡是否有益于健康,中西医一直是有很大争议的。

有部分西医认为,洗冷水澡可以使血管弹性增强,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认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泛指外界一切不正常不适应人体生存的气候环境变化要主动避免,人不能强行让身体与气候温度作对,逆天时而行。

特别是冬天的冷水浴,会直接让寒湿邪气进去人体,阳气不能封藏而流失。

不洗冷水浴,夏天可以选择以稍微带走体表热量的水温,不感觉闷热为宜。

7.烫水洗澡(?)

中医不提倡冷水洗澡,但也不宜使用过热的水洗澡。

在冬天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人喜欢开很烫的水沐浴,洗完出来是云烟雾绕的。

但是洗澡水温过高会让全身的皮肤血管明显扩张,需要大量的血液流到全身皮肤,从而导致心脏缺血缺氧,还可能让血压降低、心率加快,从而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而引起休克。

冬天洗澡水温不能太烫,以不带走人体热量的温度,不感觉冷为宜。

「药浴」也是中医治病的方式

我国瑶族人民,不论是严冬还是酷暑,每天劳动后都要用药水洗澡,俗称药浴。即使妇女产后导致的诸多毛病产生,也用药浴来调整,人们称「月里药浴」。

图片来自新浪新闻中心

许多瑶族妇女,产后经过药浴等调养保健,产后十天左右就能上山参加体力劳动。

药浴治病被现代医学证实

现代医学认为,中药药浴能达到这种效果是有据可循的。

「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透皮吸收,使腠理疏通,气血调和,脏腑阴阳平衡,较之内服药,具有见效快、舒适、无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

资料来源《中药药浴与少儿养生保健及亚健康调理》

最近天气转冷,很多人不注意都感冒了,现在药浴泡澡、洗澡正是预防感冒,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好时机。推荐你使用老中医精心调配的三款洗浴包。

紫苏香艾洗浴包

限时特价!买2赠1

截止11.11号

此款是专门为抵抗力差,受凉想感冒、易过敏人群制作的。

艾叶: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的功效。不但能内服,也常常外用洗浴。

李时珍故乡蕲春县就有艾叶浴的习传,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洗一次艾水澡,可以预防感冒鼻或感染其他疾病。产妇满月,都要进行一次艾汤沐浴,用以消毒辟秽,温运气血,可以预防产后体弱多受病。

成年人感受风寒咳嗽,也可用艾一把煎汤洗脚,即可告愈。皮肤瘙痒、湿疹、疥癣之类皮肤病,用干艾叶煎水洗患处,每天早晚各洗一次就有很好的效果。

这款洗浴包在艾叶的基础上,老中医调配增加了紫苏叶、陈皮、桑叶增强预防感冒的力量。

紫苏叶:中国药典记载,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这里相配可以增强艾叶散寒的能力,在受寒、快要感冒的时候,用紫苏洗浴就能很好缓解胸闷、头痛、腹胀这些难受的症状。

陈皮:《医学启源》记载能,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增加陈皮健脾胃,培土生金,更好的发挥肺气的宣发,帮助排出邪气。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配合艾叶紫苏的温热,反佐一味桑叶凉润,能疏散感冒郁热,恰到好处的阴阳平衡。

艾叶、紫苏叶、桑叶现代药理均证实具有抗菌作用,它们4个的组合能缓解皮炎过敏症状,预防感冒发烧。

此款药浴包尤其推荐儿童使用(6岁以上可用)。因为儿童平时在外玩耍一不注意就全身脏兮兮,很容易藏匿细菌,皮肤过敏起红疹这些问题,严重的还有感冒发烧。

这时候直接拿一袋来泡澡药浴,可能就医院的钱了。

药浴特别对于小儿有奇效,而且也是小朋友比较不抗拒的中药传统疗法。

小儿脏腑柔嫩,多不胜药物攻伐,况且中药味道苦涩难以下咽,小儿多不肯服药。而西药以化学合成为主,对正处在生长发育中的少儿的肝、肾等脏器而言,毒副作用亦多。

药浴具有持续和缓、不良作用小、不引起胃肠道反应等优点。药物在血中的浓度很低,而在局部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避免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而对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毒害作用。

资料来源《中药药浴与少儿养生保健及亚健康调理》

家中常备一袋大人小孩都可以用,就简简单单洗个澡就能解决大问题。现在搞活动买二送一,1块8毛就能有一次纯中药材的中药浴不要太划算。

归芪香艾洗浴包

限时特价!买2赠1

截止11.11号

此款是专门为爱美女士,身体虚寒,压力大容易情绪不畅的女性研发。

依然是在艾叶祛寒湿的基础上,调配增加了玫瑰花美容养颜、疏肝解郁;增加当归、黄芪、桂枝暖宫散寒补气血;增加丹参、益母草、红花活血调经,排淤毒,改善肌肤暗斑。

这些中药组合能美容养颜、疏肝解郁、暖宫、瘦身消肿、缓解手脚冰冷,可以用来泡脚或者洗澡,也可以用来熏蒸身体或脸部。

地黄香艾洗浴包

限时特价!买2赠1

截止11.11号

另外男性朋友可以选这款。

此款是针对男性朋友研发,由艾叶,伸筋草,丹参,地黄,桂枝,阳起石,小茴香,菟丝子组成,这些中药组合能温肾助阳,有利于缓解腰膝酸软无力,促进血液循环。

如果有时候上班比较忙,没时间做全身药浴,或者外出没有浴盆浴桶,还可以用这个免熬煮的浴足膏。

十味草本足浴膏

限时特价!买2赠1

截止11.11号

此款足浴膏将10味中药材(温阳、散寒、活血、祛湿)文火慢熬8个小时,1瓶足浴膏ml,每次泡脚用5ml,一瓶可以用20次,算上买二赠一,相当于1.8元就能用10味中药熬的汁泡一次脚了!

这些药材组合具有温阳活血、祛风除湿的作用,能改善月经不调、身体乏力、关节疼痛、手脚冰凉、身体乏力、轻发胖。

外出带一瓶,体积小巧不占地方,随时随地可以中药浓汤泡脚。

上述的洗浴包和足浴膏都可以两用,不仅可以沐浴泡澡,也可以泡脚。现再搞优惠活动,买二送一,想要洗浴养生的朋友可要抓住机会了!

苏东坡曾说过:「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

有时候养生就是一个适合自己的小习惯,看起来没什么大用处的背后,却悄悄祛除了很多后顾之忧。

没有立刻解除疾病的功劳铭记于心,却长久默默守护国人的身体健康。

中医治未病就是这样。

参考资料:

〔1〕孙德仁,夏慧萍.中药药浴与少儿养生保健及亚健康调理[J].光明中医,:34-36.

版权声明:

1.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2.本文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欲转载及内容合作,请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izia.com/tszgx/6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