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这样预防孩子沉迷网络helli
海口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18897.html “本来想着给8岁不能自立的小孩看病的钱,但是被大儿子充值了多元,这个钱退回来的话,就给小孩去看病。” 近日,来自河南周口的毛女士向记者反映,受疫情影响,12岁的大儿子从2月6日开始通过手机上网课。2月17日至19日,孩子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手机玩和平精英和王者荣耀游戏,并陆续充值了六千多元,这给并不宽裕的家庭带来不少负担。 毛女士家里有3个孩子,8岁的二女儿因基因突变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另有一个1岁多的宝宝还有90多岁的老奶奶需要照顾。家里平日靠其丈夫和公公盖房子赚取微薄的收入。 事后,毛女士批评了大儿子,并联系到游戏客服,对方收集了相关充值信息,表示会在15个工作日内联系反馈,但至今尚未答复。毛女士表示:“6千多块钱对别人家来说可能不算大钱,但对于俺们家,不是个小数目,这钱急着给妹妹看病。” 来自河南商丘的李女士也遇到类似问题,疫情期间,家里11岁的儿子在2月5日至10日短短6天内,使用苹果手机往穿越火线、和平精英两款游戏里充值了近元,此外还给某短视频平台充值6千多元。 李女士同样反复联系腾讯游戏客服,刚开始腾讯客服回应说,需要先找苹果公司,因为支付的钱由苹果公司收取后,再到腾讯平台。但苹果客服回应,不能全额退款,只能退18元。李女士再次找到腾讯游戏客服,2月21日客服人员最后回复,往游戏充值的约元,只能退约元,15个工作日内到账。另一方面,上述短视频平台客服答复,充值的6千多元只能按56%来退款,但到账时间没有明确。 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认为,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8周岁以下的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律无效。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同意、追认,或者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用多少钱充值游戏都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要求退还。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充值金额和自己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不能要求退还,不相适应的可以要求退还。小孩对充值大量钱没有概念,与其年龄智力不相符合,大人坚决不同意,小孩所实施的法律行为是无效的,可以追回。 家长可以先跟游戏的客服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孩子的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在此诉讼中家长需要承担一些举证责任,比如小孩子充钱时家长不知情。 沉迷游戏造成财产损失,并且影响学习,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加强教育和监管呢?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复杂,各大中小学延迟开学,需要通过网络在线学习,难免需要接触网络,个别学生不知不觉迷上网络游戏,从而引发网瘾、网恋、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很大。 少数青少年会因为家长控制其上网时间,没收管控手机等措施,与家长发生亲子对抗,影响家庭和谐。 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青少年能够按时上学或上班,不少青少年周末玩一玩网络游戏,却能够自我控制上网行为。 但也个别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当中,闭门不出、白天睡觉、晚上上网打游戏、食欲不振、生活懒散、脾气暴躁,有的甚至出现焦虑、抑郁、失眠、伤人毁物等精神心理症状,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重在预防。因此,在疫情期间,教会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非常重要! ?如何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从老师、家庭和青少年自身三个维度做好预防工作,达到早宣传、早规划、早发现、早干预的目的。 老师预防建议以班主任、老师、优秀学生代表等为主体,定期保持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沟通交流,有组织有计划的利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izia.com/tszcf/5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槲寄生下接吻的人并不知道,他们头顶是鸟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