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渊第二十章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路穿过蜿蜒幽深的抄手游廊,路过观澜亭,再走不远便是位于后山的药庐。去年苏梧在这里度过了大半时光,每日都要尝试学习不同本草,留下许多欢乐的或者不堪回首的记忆。后来去药房抓药,也没再每天捧着药罐子,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再回到药庐已经是几个月以后了。 远望是一座中规中矩的竹木屋,坐落在人迹罕至的半山腰,加之重重叠叠的绿意掩映,仿佛修行居士的住所。世人所向往的人间仙境,于她而言不过寻常景色。 药庐的窗子支得半开,柔和的天光顺着窗口倾泻而下,落在一碟丸药,又被骨节分明的手拈起,顺着药丸流进虚心竹节银镯。 苏梧扒在门上看不真切,心下感叹学制药丸的机会落了空,过了许久,才听到师父说:“小九来的正好,戴上试试?” 声音清冽,似穿林涉水而来。 等她戴上镯子,左右晃晃没有声响后,洛荧继续说道:“左手这只自竹叶起,按星斗排列顺序分别装的是紫金锭、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右手相应位置大都为见血封喉的毒药……” “当然,毒与药并不绝对。切记,毒可救人,药也能杀人。” “徒儿谨记。” 这点苏梧深有体会。先前跟随大师兄学习药理的时候,大师兄就曾讲过“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于不通药理的普通百姓而言,人参这样的大补之品自然是好的,大黄让人腹泻不止,对身体一定会造成伤害。 偏见——对事物形成的刻板印象,就像缠绕在豆科植物上的菟丝子,非蛮力不能去除,即使去除,也会在被寄生的植物上留下丑陋的痕迹。 作为一名医者,不仅在对待病人时不能持有偏见,用药方面更是如此。本草的偏性天生,顺应人体的偏性而纠正之,则为药,若使人体远离中正平和的状态,便是毒。 毒与药,全在一念之间。 “慎独近日来信。” “三师兄怎么说?”苏梧问道。 张慎独最近几个月神出鬼没,大有几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初至洛川时收获几本地理风情志,其中有记载庄国历代官员的部分,先前她都是直接略过的,前几日鬼使神差般随意阅览,才发现前几代帝王时期丞相都姓张。 她隐隐有些猜测,但这一想法很快被抛在脑后,毕竟自己不是天命之人,也没有翻云覆雨的本事,张慎独的身份如何与她没有太大关系。 “各地揭竿之势正盛,多方求贤若渴。洛川夹南北之间,兼此次疫情,恐难置身事外。” 师父的话简单、晦涩,苏梧过了好一会儿才理清头绪。各地疫病的爆发,让本就叫苦不迭的民众死伤惨重,不得已各地揭竿而起。朝廷方面治理疫病不上心,却派出军队镇压暴乱,更伤民心。几个月时间,已经足够各地起义军收拢拥趸、割据一方。然而任由形势继续发展,起义要想不失败,就必须建立战斗力强盛的军队、行之有效的临时管理体系…… 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她可以预见,庄国的历史即将迎来黄昏,但点亮下一轮明日的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话回到洛川,这是庄国南部疫病控制最快的地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洛川草堂无疑出力最多,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师父卓尔不群的治疗方法。但先前茶会上,二师兄淳于行咄咄逼人的态度激怒了某些既得利益者,谣言四起,添油加醋、风言风语也就可见一斑了。 当时第一例病人出现在洛川草堂,某些别有用心者抓住此事,歪曲事实、大放厥词——“洛荧汲汲营求名利,故意传播疫病!连带着一帮弟子,也是沽名钓誉、行为不端!” 当时淳于行听到这些谣传,差点气到“肝火上炎”,捋起袖子就要来人一拳,好在苏梧还算镇静,死死抱住他,没让他有所动作,来人见状跑远了,他才作罢。这些因谣言所起的纷争终于逼走了淳于行。 不知为何,事情传到朝廷,又是另一番风景:“医女苏梧心系万民,创‘去腐生肌仙授水’,拯黔首于厄难”。 事情传到她耳中时,二师兄淳于行已经离开数天。作为当事人,她不太理解两种风评截然不同的传言如何兴起,又是如何传到朝廷的。更令人不解的是,明明在这场疫情中,发挥作用更大的是二师兄的发明,而不是她的,为何独独把二师兄漏下? 据三师兄来信说,朝廷已经开始商讨封赏洛氏师门的政策,医院或者军医,并把这套体系推广到全庄国。 接受封赏,是向北的路。可庄国已是苟延残喘,焉知能否撑到百年之后? 若是不服从安排,只能另寻靠山,这是向南的路。然而起义者众多,新君只有一位,若所择非明主,稍行差半步,便是临渊万丈。 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 “师父想北上,还是南下?”苏梧试探道。她是胸无大志之人,苟活于乱世,生活滋润就是最大的愿望了。至于取舍,水面的浮萍是不能决定自己的方向的,只能顺着水流前行。 洛荧闻言,淡淡一笑,道:“为师更想偏安一隅。”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浮萍之下已然暗流涌动。 过了许久,洛荧才再次开口道:“听闻栖梅山有十里梅林,花开时暗香浮动……” 栖梅山以冬日梅花闻名,位于临川以南。 苏梧明白他隐晦的含义,道:“徒儿也想见识十里梅林。” 正说话间,执云羡抓着一只鸽子就走进庭院,还未至身前,便已将鸽腿上信纸拆下,在八仙桌上摊平,道:“还是老三的信。” 苏梧凑上前,只见张慎独端正字迹写道: “致洛川草堂:苍南揭竿势盛,上派将军贺西风往镇之。吾受旧友杜仲所托,往为驱驰。杜仲,先将军子也,幸存于世,而为万世开太平也。望诸位望助之。另祝凤栖安好。①” 苏梧随意瞟了一眼,还没咂摸出个大概,就瞧见“凤栖”两个字。大师兄对“凤栖”这个字真是充满了执念啊。苏梧心下感慨一番,正准备探究一番他的用意,就看见师父和大师兄两双眼睛齐齐射过来。 “‘安好’?看来你最近过得不错啊。”执云羡眯起眼睛打量着她。 “我……”苏梧语塞,岔开话题道,“师父,苍南?” “苍南在庄国以西,百姓生活本就困苦,揭竿也比别处声势浩大。苍南城主过于心急,失败是必然的。”洛荧缓缓道。 “那是。不过听闻将军贺西风同苍南城主是旧识,也许会有转机。”执云羡道。 洛荧摇摇头,道:“王命不可违。性命和朋友,你选哪个?” 旧友?苏梧心下一惊,忽然想起张慎独许久之前的暗示:元宵夜同旧友小酌、“凤栖梧桐”寓意“良禽择木而栖”,还有那句“必要的时候,我希望你是站在我这边的”……信的最后,加上一句“凤栖安好”,多半也是在提醒自己别忘了约定。 怪不得二师兄一看见三师兄就跑得没影。 “张慎独,君子也,小人也。”淳于行某天信誓旦旦地对苏梧宣布自己的结论。 当时她还不信,现在被阴了一把。洛川的风声不确定,但朝廷那边的消息说不定就是他制造的,为的就是让他们离开洛川,加入他所谓的“旧友”杜仲的队伍中。 他成功了。 她和师父四目相对,对方的眼睛依旧平静如水。 “师父我们真的要去?” “你三师兄既然邀约,岂有不去的道理?”洛荧卷起信纸,神色淡然。“把这个消息告诉鹤鸣、鹤舞、长乐,看他们怎么选。若是应邀前往,我们过些日子……等思绮大婚后,便出发。” 执云羡行礼后很快退下,面色却十分凝重。等他走过花窗后,苏梧才后知后觉地想起,大师兄还没说要不要去呢。不过,既然师父都决定了,做弟子的都应该跟着的。 “那师父我们还去栖梅山吗?” “你想去?” “嗯。”师父所描述的十里梅花、暗香浮动的场景着实令她心向往之。 “若是行程顺利,也未尝不可。”洛荧话留三分。 …… 后几日几位师兄都表示会随师父一同前行,洛长乐表示随波逐流,倒是鹤鸣鹤舞师兄又开始不对付。诧异之余,她心中亦生几分疑惑,唯有大师兄还未曾表露态度。 药庐的插曲很快翻过一篇,接下去的日子还是每天看看医书,偶尔缠着师父师兄就书上疑难之处答疑解惑,似乎一如往常,但她已经意识到头顶的阴云,不管在她吃饭、睡觉、看书,还是和洛长乐拌嘴的时候,都如同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高高悬在头顶,摇摇欲坠。 苏梧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似乎师姐的婚期已经成为命运转折的号角,一旦号角吹响,她要面对的便是未知的旅途。 注: ①“致洛川草堂:苍南揭竿势盛,上派将军贺西风往镇之。吾受旧友杜仲所托,往为驱驰。杜仲,先将军子也,幸存于世,而为万世开太平也。望诸位望助之。另祝凤栖安好。” 贺西风,又是一个姓名预示命运的人物,按照人物丰满程度,大约可以算得上男二,后续会出现。 关于苍南城主与贺西风的故事,灵感来自“廖阅鹏的前世今生”,睡前潜意识编造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是被贺西风杀死的苍南城主,造反失败。故事也许会在后续展开。 杜仲与先将军子,算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伏笔,但还不算世界观中最为有趣的。 剧透至此,告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izia.com/tszyy/6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治疗一切怪病药方方子太好了,只分享给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