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柴嵩岩结合基础体温辨证用药
关于基础体温 所谓BBT,是指在基础状态下测得的体温,又称“静息体温”。从基础体温的变化可以了解卵巢功能。BBT有单相和双相之分,正常妇女每月有排卵,在排卵前卵泡期的BBT维持在较低水平,排卵后由于孕酮作用,BBT大约上升0.3~0.5,一直维持到下次来月经,这样的体温变化称为“双相体温”,如未发生排卵,则体温在月经中期没有升高,称为“单相体温”。BBT的变化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而月经周期是否正常,决定于气血是否充盛,冲任、胞宫的功能是否正常。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BBT实质上是体内气血阴阳变化表现于外的一种反应。目前,结合BBT,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通过辨证施治配合经验用药以达到促排卵、改善黄体功能、助子宫内膜剥脱等的相关研究常可见于各种临床报道。而对中药疗效的评判,BBT的变化也是重要的客观依据。根据基础体温的用药特点 临床上BBT个体差异很大,变化复杂。为便于叙述,将BBT根据基线温度水平分类,可分为BBT基线偏高(一般低温相高于36.5℃,或高温相高于37℃)和BBT虽有高温相,但高温短期(<12天),或呈坡型上升或下降(上升或下降>3天),临床表现为月经先期、经期延后或经间出血。01 BBT基线偏高者 常见于不孕或月经失调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内膜结核、甲亢等病的患者。针对这类患者,临床诸多医学从血热或阴虚内热论治,故药多用苦寒清热解毒或甘寒滋阴养血之品。柴老认为BBT基线高,其本质为肾阴不足,阴不敛阳,虚阳上越,单纯清热或滋阴效果欠理想。柴老治疗此类患者常用药对——熟地、桃仁和淫羊藿。熟地味甘,性微温,补血养阴,填精益髓,尤擅大补肾阴,以敛虚阳;桃仁味苦,性平,入血分,有引阳入阴之妙;淫羊藿味辛、甘,性温,以从其性,走血脉,鼓动气化。三药配伍补阴潜阳,BBT得以恢复正常。热象明显者,可加清热滋阴之品,以佐淫羊藿之性温。孙某,女,24岁,已婚。年12月20日初诊。2次胎停育,清宫术后3月。患者13岁初潮,月经5-7/33-35天,量中,无痛经,孕2产0,年3月、年9月两次胎停育后清宫,现避孕中。外院就诊嘱测BBT为双相,低温相基线在36.8℃左右,高温相在37.3℃左右,检查结核菌素试验(-),但因体温偏高,建议抗结核试验性治疗,患者拒绝。后服中药治疗,无明显改变。LMP:年11月20日,无不适主诉,二便调,舌暗红苔略厚,脉细滑无力。处方:熟地10克、桃仁10克、淫羊藿6克、冬瓜皮20克、莲子心3克、金银花12克、百部10克、黄连3克、女贞子15克、桑寄生15克、阿胶珠12克、青蒿6克、车前子10克。20剂,月经第5天服。二诊:年1月20日。LMP:年12月27日,现BBT典型上升5天,低温基线为36.6℃,高温相36.9-37.0℃,舌苔厚,脉细滑。处方:菊花10克、合欢皮10克、川断12克、茵陈10克、扁豆6克、枳壳6克、夏枯草10克、白芍10克、地骨皮10克、钩藤10克、旱莲草20克。7剂体会:患者外院就诊,已检查除外结核可能,但建议抗结核试验性治疗,患者拒绝,遂寻求中医诊治。既往中药多为清热解毒化瘀之品。柴老诊后认为患者肾阴不足为其本,用药对淫羊藿、桃仁和熟地;但清宫术后大量进补,舌象提示湿浊停滞,蕴而化热,故治疗当扶正与祛邪兼顾,用冬瓜皮、黄连、青蒿、车前子、金银花等清热祛湿,效果显著。 02 BBT基线偏低 BBT基线偏低临床辨证以脾肾不足者较为多见,乃脾虚运化失司、气血生化无源,肾虚气化不足、鼓动乏力的表现。柴老多年观察此类患者治疗周期较长,见效较慢,故常告诫学生:基线偏低而双相的患者,当嘱其勿急于试孕,否则受孕后因胎失所养而易胎停育或流产;基线偏低而单相,闭经或月经稀发者常见,此时医者勿急于动血,治疗当以健脾补肾养血为主,常用太子参、阿胶珠、枸杞子、菟丝子、川断、桑寄生、当归、黄精等,待BBT有上升趋势,气血充盛而脉见滑象时,再配以温动、通利之品,如蛇床子、桂枝、三棱、丝瓜络、薏米等,以水到渠成。治疗过程正如柴老常用的比喻:杯子里无水,即使覆杯仍无水,而杯子水满,外力稍推之,则倾泻无余。为医者所为,非覆杯之举,用药乃助杯中水满,不过一“推”之功而已。03 BBT单相 BBT单相临床最常见于闭经和崩漏,根据其波动的幅度,可大致分为BBT单相平稳和BBT单相波动,波动与生活不规律密切相关,但其临床意义还需进一步观察,因此记录于BBT表格上的各种信息尤为重要,常常是辨证用药的依据。如崩漏者出血时间及出血量的变化;闭经患者治疗过程中带下质和量的描述和变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一是指导其同房时机,二是根据同房时间指导用药,如闭经不孕患者,出现带下增多、BBT突然上升时,嘱患者把握“的候”,及时同房,增加妊娠机会;若BBT升高一周内,柴老用药不忌讳活血通络之品,常用桃仁、当归、丝瓜络、路路通等,但服药不超过一周;若BBT上升已过一周,则常建议其经后服药,以避免妊娠禁忌药的误用等。吴某,女,33岁,已婚。年3月9日初诊。主诉:未避孕未孕5年,闭经1年。既往月经5-6天/2-6月,量少,孕1产0,年人流1次。LMP:年3月2日,年7医院查女性激素LH19.35mIU/mL,FSH5.37mIU/mL,E.35pg/mL,T88.16,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双乳有毳毛。现闭经1年,带下少,妊娠相关检查均为阴性。舌淡暗,脉细滑。处方:车前子10克、菟丝子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茜草12克、丹参10克、薏米12克、杜仲10克、夏枯草10克、浙贝母10克、川芎5克、女贞子15克、郁金6克7剂。二诊:年3月23日。LMP:年3月2日,BBT不稳定,舌暗,脉沉细无力。处方:阿胶珠12克、川断15克、川芎5克、茵陈10克、桃仁10克、益母草12克、百合12克、地骨皮10克、菟丝子20克、香附10克、生草5克20剂三诊:年4月13日。LMP:年3月2日,BBT上升趋势,舌暗,脉细滑。处方:当归10克、川断15克、川芎5克、益母草10克、首乌10克、夏枯草10克、香附10克、月季花6克、桃仁10克、车前子10克、杜仲10克四诊:年5月25日。LMP:年4月21日,BBT经前不典型双相,现BBT上升11天。舌暗红,脉沉滑。年4月22日女性激素:FSH5.88mIU/mL,LH4.51mIU/mL,E.13pg/m,T65.9ng/dL。处方:覆盆子15克、当归10克、川芎5克、坤草10克、阿胶珠12克、香附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远志5克、杜仲10克月经第5天开始服20剂。五诊:年7月20日。LMP:年5月30日,现BBT上升26天,尿HCG(+)。舌暗红,脉细滑无力。处方:覆盆子15克、侧柏炭12克、大小蓟炭各15克、椿皮5克、白芍10克、旱莲草12克、苎麻根6克、藕节12克、菟丝子15克、荷叶10克7剂。体会:此例为典型的脾肾不足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初诊中,因无BBT的资料,治疗以健脾补肾、化痰通络为法,药用菟丝子、女贞子、杜仲补肾,白术、茯苓、薏米健脾祛湿,车前子、夏枯草、浙贝母化痰通络,痰凝则血滞,故少用血分药郁金、茜草、川芎活血化瘀,且处方7剂。二诊中BBT为单相波动,在益肾养血的同时,明显加大血分药,如桃仁、益母草、川芎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三诊时BBT有上升趋势,脉细滑提示血海渐充,柴老药用当归、川芎、益母草、桃仁、车前子、杜仲等以达顺水推舟之效。四诊BBT已上升11天,处方嘱其月经第五天服,一则避免患者如为妊娠所用药物可能有不当之处,二则月经第五天为旧血当去,新血再生的相对平和阶段,处方用药也相对平稳,以补肾养血为主,兼以活血通络。五诊BBT上升26天,尿酶免试验阳性,妊娠确定,治疗转以益肾固冲安胎为主,顽疾告愈。 04 异常双相BBT 正常BBT,通常要满足4个条件:①高温相持续时间不少于12天;②高温相与低温相相差0.3℃以上;③移行期(低温相和高温相的转化时间)小于3天;④高温相的波动小于0.2℃。其中有1项异常,即为异常双相BBT,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间出血、月经先期等病症,这几种病的鉴别诊断主要靠BBT。(1)经期延长指月经周期、经量基本正常,经期超过7天。柴老认为经期延长还应当根据BBT区分是经前淋漓或经后淋漓。经前淋漓指正常月经来潮前淋漓出血,可见BBT缓慢下降或BBT不下降即出血,西医学所谓“黄体功能不全”多见,柴老总结此多为脾肾不足,冲任失固,治疗在健脾益肾的基础上,尤其注意在BBT上升后加养血固冲药,气血充盛则统摄有权。此时常用的药如莲须、覆盆子、旱莲草、白芍等。经后淋漓,为正常月经期后淋漓出血,与经前淋漓不同,BBT正常下降。西医学所谓“黄体萎缩不全”或“子宫内膜炎”常见。柴老多在月经的第3-5天辨证加用固涩药和/或止血药,如选用生牡蛎、茜草炭、椿皮、覆盆子、大蓟、小蓟、侧柏炭等。柴老临床观察发现此类患者行诊刮时,病理报告常合并内膜炎症浸润现象,提醒我们此时用药需注意:经期长者,多由于内膜脱落不均匀,或内膜炎症,以慢性炎症常见,可稍加清热解毒药,但不可过用寒凉,以防留邪,临床常选用金银花、地丁、公英等加益母草以清热解毒不留瘀。(2)月经先期和经间出血月经先期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根据BBT可分为卵泡期短(即低温期短)或黄体期短(即高温期短)两类;经间期出血指两次月经中间的出血,西医学所谓排卵期出血。临床以肾气不足,肾失封藏或血海伏热,热扰冲任,冲任不固两种证型最为常见。卵泡期短的月经先期和经间期出血在月经的第3-5天开始用药,月经先期属黄体期短的,BBT上升即开始用药。肾气不足者益肾固冲,常用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桂圆肉、覆盆子等;血海伏热者清热固冲,常用生牡蛎、生地、旱莲草、莲须、地骨皮、茜草炭、藕节、白茅根等,其中生牡蛎和生地为清热固冲的对药,生牡蛎用量应大,在20-30克;茜草炭和莲须作为对药,以清热活血、化瘀固冲。这两型均常伴血海不足,可加当归、白芍以养血固冲。需注意的是,用药时间一般3-7天,不能过于“固”,结合BBT,即用药至BBT有上升趋势(排卵期)和/或BBT已上升7-10天(月经期前)时当因势利导,加用温动、通利之品(如前所述),不能背道而驰,否则过犹不及。董某,女,22岁,未婚。年1月19日初诊。主诉:月经提前1年。患者12岁初潮,月经7/25天,量中,无痛经。年初来京工作后,月经5-7/15天,量少。曾口服避孕药治疗3个月,服药期间周期正常,停药后症状同前,此后中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无缓解。LMP:年1月6日,PMP:年12月24日。主诉便秘,余无特殊不适。舌绛红苔薄,脉弦细滑。平素喜食辛辣。处方北沙参15克、瓜蒌20克、丹参10克、枳壳10克、女贞子15克、槐花5克、月季花6克、茵陈10克、远志5克、生甘草6克、生牡蛎10克、地骨皮10克30剂,嘱忌食辛辣之品。二诊:年2月14日。LMP:年2月11日,周期24天,量较前增多,BBT为不典型双相,卵泡期(低温期)短。PMP:年1月19日,量少。现为经期第4天。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滑。处方生牡蛎20克、当归10克、川芎5克、白芍10克、旱莲草15克、覆盆子15克、莲子心3克、莲须10克、石斛15克、荷叶10克、地骨皮10克、瓜蒌20克20剂三诊:年3月14日。LMP:年3月11日,量中,经前BBT为不典型双相,现BBT单相、低温。服药期间大便正常,停药后大便偏干。舌暗红苔白,脉细滑。处方生牡蛎15克、白芍10克、乌梅5克、莲子心3克、合欢皮10克、女贞子15克、枳壳10克、瓜蒌15克、槐花5克、大腹皮10克、柴胡3克、旱莲草15克、侧柏炭10克、椿皮5克20剂体会:患者喜食辛辣,阳明热盛,热入血海,阴血暗耗,胞宫不宁,故见月经先期、量少;而月经频发,阴血大伤,内热尤重,故治疗分两步:首诊重在养阴(北沙参、女贞子)清热(瓜蒌、槐花、地骨皮、丹参、茵陈、生甘草),兼以固冲(生牡蛎),同时特别注意配合饮食调理。二诊和三诊养阴清热固冲仍是主法。二诊时月经周期由15天延为24天,就诊时为经期第4天,治疗以养血固冲为主,药用覆盆子、旱莲草、地骨皮等,此时覆盆子量宜大,12-15克,为防留邪可加当归、川芎或益母草(量宜小,一般6克)。三诊时月经周期为28天,就诊时为周期第13天,BBT仍未上升,用药原则既不温动,也不过于敛阴,故白芍、乌梅、侧柏炭等酸敛之品与合欢皮、大腹皮、枳壳等活血行气同用。 (3)输卵管原因的不孕症本症是指单纯因为输卵管不通、通而不畅或积水而导致的不孕。对此,柴老用药分两个阶段:首先月经第5天开始,辨证的基础上加补肾化浊、活血通络或利水之品,常选用菟丝子、杜仲、川断、桑寄生、薏米、车前子、丝瓜络、瞿麦、萆薢、茜草、益母草等;BBT上升趋势时加当归,用至BBT上升1周。柴老认为当归性温,养血而不滋腻,具有动性,与此时的卵巢生理周期特点相符,可以改善输卵管纤毛形态,助卵子运动,一定程度上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此时用药必须在BBT的指导下,若BBT上升超过16天,需除外妊娠可能,避免妊娠禁忌,慎用药。尽管BBT在临床运用广泛,但由于其具体使用时个体差异非常大,对BBT各种波形的意义诸医家各执一端,无统一标准可言,给总结经验和规律,带来一定的苦难,仍需进一步学习、实践和归纳总结。本文摘自佟庆、黄玉华《国医大师柴嵩岩妇科临证经验及验案选》,转自全国中医妇科流派联盟网,特表致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izia.com/tszyy/6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9月21日蛋价淘汰鸡最新行情蛋价有
- 下一篇文章: 药性赋雷公药性赋脉学七言诀中医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