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ldquo野果果rdquo叫
前几天在路边发现有个卖菜的老汉篮子里有“药葡萄”,中药名“五味子”。这个“野果果”一般都长在大山里,我们小时候在山里,老人们进山割“葛藤”会顺手摘一些,那个时候并不喜欢吃,觉得味道怪怪的,吃到嘴里都会吐出来,现在看到新鲜的“五味子”,嘴里还能泛起儿时的嚼五味子的口水味,回味呀! 咱中医人对天然草药总是感兴趣,前几天前提到“药葡萄”这个事,好友专门进山去采摘,估计翻了不少荆棘丛(刺架),今天看到好友进山给我摘的“五味子”颗颗晶莹剔透看着像红宝石,很是感动。今天一起分享给大家,再次谢谢二军兄。 很多人会问我为啥叫“五味子”? 五味子,有五味吗? 五味子确实有五味,学中医药的都知道,中药讲究“四气五味”,“酸、苦、甘、辛、咸”为五味。五味子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称“五味子”。 五味兼备酸独尊,嗽神善疗嗽黄昏。遗痢泻汗喘咳止,轻重用量善自斟。红黑皮色分南北,风寒虚损细殷分。补虚益气五脏养,养生保健可回春。 己亥年秋润泽 《黄帝内经》云:“酸人肝,苦人心,甘入脾,辛入肺,成人肾。”五味子五味俱全,放孙思邈有“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之气”之说。明代李时珍认为:“五味子酸或入肝而补肾,辛、苦人心而补肺,甘人中宫益脾胃。”李世材云:“五味子人肺、肾经,滋肾经不足之水,收肺气耗散之金,除烦热,生津止渴,补虚痨,益气强阴。”故誉为“生津之要药,收敛之妙剂”。 清朝光绪皇帝遵循孙真人之训,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气,上则滋源,下则滋肾。用五味子八两,浸半日,煮烂去渣,熬成饴加蜜收膏,以作强身补益。 宋代苏颂云:“五味子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见也。”五味子之五味兼备,而酸独胜,用其收敛可止之性,止咳、止喘、止遗、止汗、止泻。日本人《和汉药考》曾美其名为“嗽神”。 《伤寒论》中说“凡是咳者总加五味子、干姜,义甚深奥。”“黄昏嗽”是属肺虚气逆兼挟虚火,黄昏阴盛发动所至,用五味子、五倍子敛而降之,不合干姜,而合炒麦冬,更灵。 五味的含义既代表了药物味道的“味”,又包涵了药物作用的“味”,而后者构成了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五味与四气一样,也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内经》云:“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洪范》谓:“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 余医生教大家了解一下中药“五味” 《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对五味作用的最早概括。后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日臻完善。现据前人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将五味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滋养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桅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草、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症瘕痞块等证。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散瘿瘤,鳖甲软坚消症等。 小小五味子道尽人间味,领略中华医药精粹 天地孕生奇异果人间良药居深山 本性如名称五味通达脏腑五味兼 酸苦甘辛咸味共肝心脾肺肾收敛 道尽人间酸苦味中华本草有内涵 己亥年仲秋润泽 温馨提示:秋季深山野蜂猖狂,大家不要盲目进山采摘野果,以免被野蜂蛰伤。 余医生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izia.com/tszyy/3846.html
- 上一篇文章: 坚持每天最少记一味中药菟丝子第
- 下一篇文章: 枸杞妙用因缘果,通衡正,身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