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蛋白尿患者:尿蛋白1+、2+、3+,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从零点几克到两三克不等,且久治不愈。

如果放任较高的尿蛋白继续危害肾脏,多则十几年,少则数年,就可能步入尿毒症。

既然称之为顽固性蛋白尿,往往是在门诊看病时有限的几分钟内无法彻底弄清楚的疑难杂症,常规疗法难以胜任,所以才会久治不愈。

那怎样才能解决掉顽固性蛋白尿?

一、前提条件:基础管理须到位

包括降压、利尿、抗凝、减重等等,其中降压是重中之重。

有的肾友你问他治了吗?治了。按时吃药了吗?吃了。但详细看看治疗方案和生活习惯,却漏洞百出。

降压药和降蛋白药物的使用,大多数患者没有尝试过充分的剂量,同时血压控制不稳定。肾友的耐受性因人而异,但大多数患者每天的剂量可以用2-4片及以上,且剂量越大效果越好。目前的研究还没发现剂量上限是多少,最好是小剂量用起,一步一步地用到可耐受的最大剂量。

饮食方面需要注意钠盐摄入量不超过2g,24小时尿钠不超过mmol,否则会增加肾小球内压和尿蛋白。

超重会使肾小球逐步发生硬化,减重非常关键。这些注意事项是康复路上的重要因素,基础管理做到位才能保障后续治疗顺利进行。

二、免疫抑制剂,缓解率更上一层楼激素和环磷酰胺是常用免疫抑制剂,也可用于减少尿蛋白。但有时效果不佳或因不良反应停药,需尝试新型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和环孢素,通常对尿蛋白的缓解率更高。

但需注意:他克莫司和环孢素有肾毒性风险,利妥昔单抗可能有过敏反应。

一位广东普宁患者曾用他克莫司导致肌酐升至多,用单抗发生过敏,后停用。采用中医药治疗,蛋白尿缓解,肾功能恢复。

西药降低尿蛋白,见效快是优点,但副作用、缓解率、复发率仍存在不足之处。应对顽固性蛋白尿,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都没有特效药,最好是中西医结合以取得最佳效果。

三、中医药消除顽固性蛋白尿

对于早期的蛋白尿,患者的症状较轻,水肿常为轻度或无水肿。这类患者需要健脾补肾,常用药物比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仙茅、菟丝子、生地等等,以阻断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提高血浆白蛋白、消除蛋白尿。

对于蛋白尿迁延不愈、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患者,需要活血化瘀,常用药物比如当归、川芎、红花、丹参、赤芍、泽兰等等,可以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对顽固性蛋白尿有明显作用。

若是经常因为感冒感染,诱发蛋白尿的复发或加重,则需要清热利湿,常用药物比如车前子、瞿麦、赤小豆、黄芩、马鞭草、白花蛇舌草等等,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消炎、修复受损组织。

后要强调的是,尿蛋白转阴并不是唯一目的,不能“不择手段”。只有在肾功能稳定恢复的基础上,消除蛋白尿才有意义,蛋白尿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保护、恢复肾功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izia.com/tszxx/12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