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医二院中医科针药并施,为一名严重口干失眠患者彻底解除了烦忧。

一年前,马大娘一脸愁容地走进了大医二院中医科门诊,刚刚走进诊室她就说到:“大夫!你快给我看看吧!我真的受不了了,我都没法睡觉了!再这么下去,我可没法活了啊!你快给我看看吧!”

到底是什么问题让马大娘如此头疼,甚至夜不能寐呢?经过中医科姚娓主任的耐心问诊,迷雾渐渐揭开……

原来马大娘被夜间口干、失眠的问题困扰了整整3年,尤其最近1年明显加重。马大娘65岁了,平时身体硬朗,但近3年却常有严重的口干,白天饮水后口干可缓解,但是到了晚上口干却难以缓解。同时马大娘也被失眠的问题困扰,马大娘平时八九点钟准备睡觉,但辗转反侧到半夜才能睡着,睡着后多梦,又经常在凌晨两三点,四五点左右口干醒来,甚至到了彻夜不寐的程度。在长期睡眠不足的情况下,马大娘也出现了焦虑、易怒的情绪,自行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已经4年了。马大娘不堪其扰,几年来四处求医问药,但是症状都没有根本的改善。

在详细地问诊之后,姚娓主任发现除了口干、失眠之外,马大娘还有饭后泛酸、烧心、胃胀、眼周发热、脚发凉、口中异味等症状,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余,平素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血压基本正常。同时马大娘的舌质偏红,舌苔薄白少津,舌中有裂纹,脉是弦滑的。

根据马大娘的症状,姚娓主任开出了三张处方:

处方一:怀牛膝10g,木瓜15g,白芍15g,盐杜仲10g,枸杞子10g,盐菟丝子10g,天麻10g,大枣10g。7剂,水煎,每日早上、中午饭后半小时口服ml。

处方二:乌梅30g,细辛3g,桂枝6g,黄连10g,黄柏10g,当归10g,党参15g,花椒5g,炮姜5g,制附子(先煎)10g。4剂,每日晚饭后半小时口服ml。

处方三:开阖六气针法,针刺厥阴、少阳、阳明、少阴,针引厥阴,留针30分钟。

当天,马大娘留针治疗30分钟后就觉口干减轻了,回到家晚上服用了一袋汤药后,就美美的睡了一夜,半夜没有被口干折磨醒,口干症状明显减轻,心情非常好。第二天马大娘又来针灸,还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表达感谢之情。

之后马大娘继续在姚娓主任门诊巩固治疗,再无夜间口干难忍甚至被扰醒的情况,随访一年无复发。

被誉为“方书之祖”的《伤寒论》第条文云: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即凌晨一点到七点。马大娘的病情虽然症状较多,但总体来看,口干、睡后易醒的症状都主要集中在凌晨两三点,四五点。姚娓主任从“厥阴病欲解时”角度出发,选用了《伤寒论》中厥阴病的主方“乌梅丸”(处方二),且患者自诉觉眼周发热,脚凉,符合厥阴证上热下寒的表现。且《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燥淫所胜,平以苦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乌梅丸全方药物中酸、苦、辛并用,对治疗燥邪引发的口干有很好的效果。方中用黄连、黄柏解烦除热,复用姜、附、辛、椒温中驱寒,另以桂枝降其气冲,人参、当归补其气血。君药乌梅,大酸大敛,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以此治患者心中烦热(易怒、焦虑、烧心之象)、渴欲饮水。故以乌梅丸药物治疗切中病机,药简而力专,一剂即有显效。

此外,姚娓主任从运气角度进行考虑,选用了庚子年运气方牛膝木瓜汤(处方一),缓解患者因“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而加重的口干症状。

在此基础上,姚娓主任针药并用,使用“开阖六气针法”为患者治疗(处方三)。中医认为,“开阖枢”是阴阳运动变化的动态节点,“开阖枢”失调,则阴阳离合受阻,六气升降出入失常,因此通过调节“开阖枢”可以解决很多疾病,而针刺是调节“开阖枢”的一种有效方式。“人身无处不太极”,所以在人体很多位置都能作为切入点来治疗疾病。“开阖六气针法”临床操作简便、见效快、可重复性强,对治疗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的发病率逐渐增加,选用中药治疗失眠无依赖性,且不会出现日间昏沉等不良反应。同时中药可以从病因入手,从根源上改善患者身体素质。姚娓主任擅针药并用治疗失眠,从“六经病欲解时”角度进行处方,配合“开阖六气针法”,临床疗效显著。

文中处方药物及针刺穴位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专家介绍

姚娓,教授,主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二轮建设首批后备传承人,大连市高端人才,大连市名中医新秀,临床擅长运用五运六气思维、经方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脾胃病、老年病、肿瘤、疲劳综合症及内科疑难杂症等。

出诊时间及地点:

中医专家诊:周四上午。大医二院A座门诊楼6楼1诊室

中医肿瘤专病门诊:周三上午。大医二院A座门诊楼6楼5诊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izia.com/tszgx/7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