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季节,寒气逼人,人体的生理活动需要更多的热能来维持。中医学认为,冬季应是人体阳气潜藏的时候,也就是说,人体的生理活动因冬季气候特别的影响而有所收敛,并将一定能量贮存于体内,以为来年的“春生夏长”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又要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冬季热能的更多支出,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一、注意不同年龄进补不是一样的,需按需所取

人的一生需经历儿童青年壮年、老年等不同的发育和生理变化阶段。各个阶段人体内脏腑的气血阴阳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应该根据这些变化来补益身体。

各年龄阶段的人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工作的情况也各不相同,也就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身体的影响,而给予适当的补益。

1.青年学生日夜读书钻研,往往休息睡眠不足,产生心脾或心肾不足,表现为多梦、健忘、食欲不振等,其在冬令的补益可选用莲子、首乌等。

2.小儿内脏娇嫩,易虚易实,尤其是脾胃未健,而又入往饮食多不知节制,以致操作脾胃,其在冬令的补益当以健脾胃为主,可食获多、山植、大枣、茁仁。红小豆等。

3.不少中年人身负重任,往往超负荷运转,不注意休息,导致气血耗伤,故冬令补益以养气血为主,可食龙眼肉、黄芪、当归、中华乌鸡精等。

4.对于老年人来说,冬令进补更为重要,因为老年人身体已经虚弱,再加上身患多种疾病,故老年人冬令必须补,老年人无病时,可选用杜仲、首乌等。

若有病,则必须辩证进补,血虚补血,气虚补气。

男女性别不同,补益方法也不同

1.少女肾气未充,月经未潮、无病时补益以补肾气、益精血为主。补药药品可选用当归、白芍、紫河车等。

2.身体胖瘦不同补益也不同:

①中医认为“胖人多气虚”、“胖人多痰湿”,气虚者补气,补气需健脾,故健脾益气是虚肿之人补本的方法。

湿痰重应采取健脾利湿法,因为脾健,才能运化水湿,可选用云茯苓、薏米、党参、白术等。

②瘦人,中医认为多阴虚火旺,故冬令进补应用养阴滋液之补益方法,常选用百合、黄精、蜂蜜等。

3.又比如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进补法也不同:

①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常因思虑过度,而耗伤心血故要以补心血为主,可食用龙眼肉、莲子、牛奶等。

②而体力劳动者,在劳动中消耗体力大,出汗多,中医认为,汗为津液受阳气推动从汗孔排出而成,出汗多便耗损气阴而不足,补益气阴可选用太子参、玉竹、鸽肉等。

二、进补不可偏激而行之

1.补要恰到好处,不可过偏

过偏则反而成害,导致阴阳新的失调,使机体遭受又一次损伤。例如,虽为阴虚,但一味大剂养阴而不注意适度,补阴太过,反而遏伤阳气,致使人体阴寒凝重,出现阴盛阳衰之症。又比如属气虚,但一味大剂补气面不顾及其他,补之太过,反而导致气机轰塞,出现胸、腹胀满升降失调。

2.不可盲目进补,谨防身体营养过剩

补是为了补其不足,即身体缺少什么营养,就进补什么营养物质。因此,对于一位身体健康的人,本来体中不虚,再去进补,就失去“补”的意义。俗话说:药症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症,参茸也毒。所以,进补一定要讲究对象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通常情况下,病后身体虚弱的人、刚生过小孩正在哺乳的妇女、正在成长发育的儿童和调节机能出现障碍的老人、久病体虚和手术后的病人等才需要进补。正如清代医家程国彭所指出的:“补之为义,大矣哉!然有当补不补误人者;有不当补而补误入者;亦有当补而不分气血不辨寒热、不识开合、不知缓急、不分五脏。不明根本、不深求调援之主以误人者,是不可不讲也。”

进补须对症进补时最好遵循医生建议。该补则补,根据所属哪种虚症选择相应的补品,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不可盲目进补。

3.勿吃生冷、过腻食物

在进补时,最好不要吃生冷和过腻的食物,以免妨碍脾胃消化功能,影响对补药和补品的吸收。进补期间,如遇感冒、发热腹泻时,应暂停服用补品,以防补药恋邪,恢复健康后可再服。

补宜适度,不可过偏,忌生冷油腻。只要掌握上述三条原则,冬季进补就会产生明显的作用。

三、冬季疾病的饮食防治

1.气虚症:气虚症是一种全身或脏腑功能衰竭的病症。患者常会感到头晕气短疲怠乏力、动则汗出。预防时可吃些补气药,可吃些党参、黄芪炖瘦肉、猪蹄等补气食物,如有条件可以用一些人参泡酒服,或将人参切小片,分次含嚼服。平时饮食中应常吃南瓜、苹果、香菇等。

2.血虚症:有些妇女患有血虚症,常出现面色萎黄、嘴唇和指甲苍白、手足发麻、心慌心悸、月经后期量少甚至闭经等症状,应吃些补药,如当归、何首乌、龙眼肉、阿胶、红枣、鸡血、动物肝脏、红糖、莲子等。

3.肾阴虚者:冬令肾阴虚者,可常吃些鸭肉、甲鱼、虾等补阴。肾阳虚者,可吃些狗肾、核桃仁、狗肉、羊肉、茴香虾、鸡肉等,这些食物都有滋补助阳作用。

4.气血俱虚:如果气血俱虚,可以服用补气和补血的中药,可常吃大枣、莲子、黑木耳、动物肝脏猪肉等食物补气血。

5.支气管哮喘疾病:患有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老人,可用胡桃肉一两个同生姜一两片,放在口中细嚼慢食,有润肺、平喘、止咳、预防哮喘病复发的作用。另外,也可在冬至开始时,将红萝卜克去头尾洗净,切成3毫米左右的薄片,再用线穿成串,晾干后收存,每次取3片加绿豆一小撮,鸡蛋1个,放在锅中加水煮30分钟,至绿豆烂熟即可,食时剥去蛋壳蛋与红萝卜、绿豆和汤一起吃,每日1次,连续服用30天。

6.风寒咳嗽、发热头痛:预防感染风寒咳嗽、发热头痛这类疾病,除应提高机体抵抗力,做到起居有节外,平常可常吃萝卜,因萝卜有消积滞、化痰、解毒等功效。

7.高血压者:有高血压者,可用黑木耳6克、柿饼50克、加冰糖同煮至烂食之、可降低血压。

四、冬季的营养食谱

1.羊肉火锅

用料:羊肉克、冻豆腐适量、酒、酸菜、冬粉适量、酱油10克、味精2克、鲜蟹克、姜片5克、葱花5克、精盐3克。

做法:①将羊肉(略冻)切成薄片。②将锅内汤烧沸后,下其余配料,用筷子夹羊肉片放下锅内。③待高汤将肉煮熟后。夹出蘸调料即可食用。

功效:大补元气,滋肾补阳。

2.壮阳狗肉汤

用料:狗肉克、菟丝子30克、附片15克、大料2克、葱花5克、姜丝5克、花椒3克、精盐2克、红辣椒2个、味精2克。

做法:①将狗肉切成片状,备用。②将锅内油烧至八分热时,下花椒、大料、葱花炸锅。③加适量的水,放入狗肉片、姜红辣椒,将菟丝子、附片用纱布包好放入锅内。④先旺火烧沸后改文火煨炖约2小时,待肉将熟时放入精盐,去除大料,熟后放入味精,即可出锅。随后淋少许香油,加入香菜段或蒜苗段可食。

功效:补胃壮阳,温中散寒,是冬季营养佳品。

3.虾仁豆腐汤

用料:鲜虾仁克、豆腐克、香菌20克、葱花5克、姜丝3克、胡椒粉适量、淀粉10克、猪油10克、精盐3克、酱油5克。

做法:①将虾仁洗净捞入碗内,加酱油、淀粉适量拌匀,备用。②将豆腐切成丁,香菌泡开洗净后切成片状,备用。③锅内加水适量,烧沸,下香菌、豆腐、虾仁、调料,将淀粉调好后下锅,再烧沸后下味精即可出锅食用。

功效:滋补五脏、补脾肾、助阳气。

4.冬笋炒肉丁

用料:嫩冬笋克、里脊肉克、淀粉10克、花生油50克、盐3克、酱油5克、葱花5克、味精2克。

做法:①将冬笋切成片状,加水煮熟后捞出,备用。②将肉切成片状,加酱油、味精、盐、淀粉拌匀,备用。③将锅内油烧至八分热时下肉片爆炒至肉片卷曲后下笋片(带汁倒入)、调料,用淀粉勾芡后,翻炒几下即可出锅食用。

功效:温补肾脏、清热化痰。

冬季进补固然重要,但其他养生方法亦不可忽视,最好能与其他养生法结合起来,如节房事、避风寒、调饮食等,这样有益于药补的吸收、利用,相得益彰。

赞赏

长按







































早期白癜风怎么治愈
白癫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izia.com/tszgx/3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