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龟龄集必不可缺
我国医学典籍之始祖《黄帝内经》有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也就是说,夏日养生,须晚睡早起,不要郁结成怒等,如果不能顺应夏气的成长则会伤心,秋天就会发为寒热往来之病,供秋气收敛的精微就少了,到冬季就会发为重病。 为什么“冬病”适宜“夏治”? 一般来说,冬天发作而夏天缓解的疾病多属阳虚类疾病,因为冬天阳气内收,人体无力抗邪,于是伏邪受外寒相引而发作。而夏天时阳气外散,受天地影响,人体阳气亦外浮,阳气向外透散的过程中可顺便把体内的伏邪排出体外。 因此,在夏天往往伏邪不容易发作。夏季天地阳气外泄,人感之亦阳气外泄,则必然内阳不足,所以我们要补养体内的阳气,而夏季是补阳的最好时机。在常见的冬病夏治方法中,内服中药来补益阳气、调养身体,既能简单有效补益身体改善健康情况,又能更好地实现中医“防治未病”思想的方法。 冬病夏治为什么要用龟龄集? 如今正值盛夏,且夏至已过,即将入伏,脾肾阳虚之人服食龟龄集,可使人体阳气逐渐充沛,恢复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健康状态。 龟龄集因其精妙的大成组方与配伍,可大补一身元气,温肾而补阳,健运脾阳,是益精填髓、温补阳气之上品! 对此,许多人开始发问,夏日本就是四季阳气最盛的时节,冬病夏治虽在夏日补益身体,但也极易引起上火等不适症状,进补不当者甚至会诱发各类疾病,那么,为什么说龟龄集是冬病夏治内服调养必不可缺的补品呢? 这就要从龟龄集之组方配伍说起! 熟知医理的人士都知道,中医药均讲究君臣佐使之组方,犹如兵家之排兵布阵,只有悉知病症敌情,才能将健康运筹帷幄。 “君”: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的药物同时也针对兼病或兼证有治疗作用; “佐”:一来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来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烈性等,三来客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既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灶,又可调和诸药作用。 龟龄集的君、臣、佐、使有何讲究? 君:人参、鹿茸。其中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鹿茸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二者同伍,补气固肾,益精壮阳最为有效,还可强身健脑。 臣:海马、肉苁蓉、淫羊藿、雀脑、锁阳、杜仲、补骨脂、菟丝子等为臣,一派温补肾阳,益精填髓之品,加强君药温补肾阳之功。 佐:丁香、砂仁、熟地、天冬、枸杞等为佐,其中丁香重在健运脾阳,其次温补肾阳,不仅加强了君臣温肾阳之功,而且增加了龟龄集健运脾阳的功能;砂仁温中、化湿行气,一方面加强龟龄集健运脾阳的功效,同时化湿行气,避免君臣血肉有情之品的滋腻;天冬、枸杞、熟地皆属滋阴之品,益精填髓,使龟龄集温阳之中不乏滋阴,温而不燥;穿山甲、牛膝和石燕可以活血通络,清热利湿,制约龟龄集温热之性,而且使体内痰湿驱散有道,扶正不留邪。 使:甘草、大青盐。甘草调和诸药,又称“国老”;大青盐引药入肾,其寒凉之性还可制约龟龄集燥热。 另外,龟龄集组方如人参选用六年生高丽红参之天参,其人参皂甙含量为4.5%,大补一身之气;鹿茸为梅花鹿初茸二杠之茸尖,温补肾阳效果最佳;海马为体长20公分以上,是罕见的珍稀,龟龄集选用的蜻蜓年产量是冬虫夏草的1/,如此精益求精的药材规格实属国内独家。 △六年生高丽红参 △二杠茸尖 △海马 不仅如此,龟龄集28味原料配以不同的炮制辅料,五味“酸、苦、甘、辛、咸”分别对应醋、黄酒、蜂蜜、姜汁、盐等,炮制方法以银锅升炼、烧炭法、火燔法、土埋法、水润法等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因而其组方外归三才五行,暗合九宫八卦,动静互涵,升降有序,良心修合,道法自然,以天地阴阳平衡人体阴阳,防治未病,保护健康! 综观龟龄集组方,其配伍之药物,有名贵补虚之上品,也有清泻之药;有众多助阳之药,也有益阴之品;有大量滋补之味,也有寒凉清泻、通经走窜、辛香开胃之辅。 此方看似繁杂,实则精当,君臣佐使各司其职,且每一味极其讲究的药物都有着独特的最佳效用,药效绝不重出!可谓中医药组方之大成!体质虚寒者夏季服用龟龄集,温肾补阳而不滋腻,待冬日时节,人体阳气较之以往会有所增发,冬病得以减缓,达冬病夏治之效,未病防治,温补肾阳,健运脾阳,益精填髓,再好不过! 广誉远养生专家小贴士 一般而言,无论采用内服调养还是其它冬病夏治的治疗手段,都是以增强元气、改变体质、排出邪气为目的,不以彻底治愈大病为目的。况且,大病难以速愈,一定请耐心保养身体,平日也要注意在适当的时机,多服用龟龄集等精品中医药调理强身,再加细心保养,才能走上健康的长久之道。夏至将至,广誉远祝各位身心健康! 潍坊广誉远国药堂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izia.com/tszgx/2957.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被我们忽视的保健品丝瓜络
- 下一篇文章: 浅谈中医处方用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