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老得快一招活血安神法,破解定顽
今天这一篇我们来讲讲顽固性失眠。什么是顽固性失眠?就是失眠反复发作,总是睡不好,长此以往,会损害身心健康。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亦提出“不寐一证乃气血凝滞”的观点。由此可见,失眠的起因与气血瘀阻密切相关。 加之“久病必瘀”,病程较长、病情由浅入深是顽固性失眠的一大特点,所以失眠日久常见血瘀。 顽固性失眠依据“顽疾多瘀血”的古训可知,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病机为瘀血扰神为患。以入睡困难为主症,则活血安神顺肝;眠中易醒为主症者,偏重活血安神调脾;而睡眠多梦者,宜活血安神调肾。 《增韵》:“寐者,昧也,目闭神藏。”因七情所伤、久病不愈而生瘀,瘀血阻滞,新血不生,日久则发展为血虚,导致心神失养而引起失眠。其患者多因情志不遂、五志过极、思虑劳倦、饱受惊恐等难以放松,精神抑郁,肝气不疏,日久则瘀血内阻,心失所养,阳不入阴而致入睡困难。 那应该怎么治呢?下面用一个病例告诉你。 患者颜某,女,50岁。失眠1年多。 一开始患者因操劳忧虑,心神交瘁,而出现间断性失眠。服用安神药后症状明显好转。 后又因患者忧思抑郁,情志不畅,而出现夜不能寐,甚至有时候通宵睡不着,再服用安神药却无效。 这位患者面色无华,形体削瘦;自述神疲乏力,体虚劳倦,纳差饮少,胁肋部酸麻,齿龈疼痛,口干口苦,心烦易怒;月经延后且量少;舌质黯红,少津,苔薄黄,舌下静脉曲张,脉细弦。 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瘀血扰心。 这位患者呢,所愿不遂导致肝气不疏,横逆犯脾,气滞血瘀,瘀血内阻使得心神失养,发为失眠。 治宜健脾疏肝,活血安神,兼顾肝肾。 开方如下: 黄芪、炒白术、小红参、丹参、茯神、夜交藤、煅牡蛎、赤芍、葛根、焦神曲、女贞子、菟丝子、制香附、旱墨莲、炒黄芩、甘草。 服药的同时,一定要给予心理及情绪的疏导。 此后半月复诊,患者自述药后睡眠明显改善,入睡困难等症状缓解,于是按原方继续服用半个月。 再复诊时,患者自述药后睡眠明显改善,晚上睡眠安稳,入睡快速。于是再守方半月,巩固调理。随访3个月无复发。 顽固性失眠因其病程较长,久治不愈,“久病必瘀”。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药还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方中诸药配伍活血化瘀,通气血之涩滞,补生化之不足,调阴阳之盛衰,使心神得养,夜卧得安,故临床疗效佳。 顽固性失眠患者多为情志所伤,所以在给以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缓解其焦虑症状,提醒患者注意精神调摄,保证喜怒有节,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合理膳食,坚持合理有序的生活作息,尽量以放松的心态对待睡眠,这些均有助于睡眠的改善。 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里,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文中的方子不可通用,切忌盲目用药!如有不适,建议寻求专业辩证!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 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内容也精彩: 什么是脾虚?脾虚分4种,平时多注意养脾,身体才能棒! 黄褐斑是如何形成的?中医认为这2个因素很关键 每日一味中药苦参,味极苦,能燥湿止痒,使用时注意这些 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常用方,一起学习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izia.com/tszgx/10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肾阳天雄丸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