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科普内容来自于喜马拉雅《佟彤中医养生妙招》栏目

更年期是女性绝经前后的一段日子,按理说,绝经和来月经一样,都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不是生病,但为什么会有更年期的问题?甚至会严重到影响这个年龄段的身体状况?

从西医角度讲,因为到了一定年龄时,人完成了生殖繁衍职能,相关的机能要就此减退。随着卵巢功能的减退,月经会减少直至停经,雌激素也会减少,人体无法一下子适应这个变化,这个过程引起的失调就成了更年期。

人们对更年期的传统认识是,五十岁以后更年期才会到。事实上,随着精神压力的增加,现在的女性卵巢早衰的情况越来越多,所以,医学上定义说,过了45岁开始月经失调进而绝经的,都基本算正常的。

也就是说,你的更年期可能从45岁就开始了,这意味着不仅要提前承受更年期的各种不适,对于想保青春的女性来说,还要提前接受衰老,这实在太难了。

从中医角度讲,人的生命就像燃烧的蜡烛,烧到四五十岁时,蜡烛的体量肯定会减少,这是自然的衰老过程,任何人绕不过去。

所以,就算最平稳的更年期,也多多少少会有烘热汗出的问题,严重的甚至诱发其他疾病,所以,更年期是个非调理不可的年纪,而这个调理是着重滋阴的,同时还应根据情况兼顾养血通络、疏解郁结。

中医治病养生都要分阴阳,但阴和阳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矛盾的统一。具体说,阴是阳的基础,就像蜡烛是火苗的基础,只有蜡烛足够粗壮,火苗才能燃烧时间长一样。

而身体的消耗,归根结底是对阴的消耗,也就是对蜡烛的消耗。有句诗叫“蜡炬成灰泪始干”,其实也是很形象地表现出了一个人生命完结的过程。

所以,更年期前后的补阴,其实就是要及时把已经烧掉很多的蜡烛补回去,而这,就是“坤宝丸”的立方之处,它着重使用滋阴养血药物,帮助年过四五十岁的人,夯实人体之阴这个根基。

(图文来源网络)

同仁堂的“坤宝丸”中,含有女贞子、覆盆子、菟丝子、枸杞子、何首乌、龟甲、地骨皮、南沙参、麦冬、酸枣仁(炒)、地黄、白芍、当归、鸡血藤、珍珠母、石斛、墨旱莲等等,这些都是补阴养血的药物,而且很多是“上品”。

所谓“上品”,就是中医用来养人的药物,而且因为平和而可以长期服用,它们针对的就是更年期的典型表现,比如头晕耳鸣,咽干口渴,腰膝酸软,潮热多汗,甚至盗汗。

所谓潮热,就是像潮水一样一阵阵来潮发热,超过四分之三的女性在更年期有潮热现象。这种突然发热的感觉会从躯干传递到脸部,有的会满脸通红,也有人感到心跳加快,感觉焦虑。这样的情况可能一天出现几次,甚至每个小时都出现。

盗汗,就是在睡觉时出汗,总而言之,"潮热盗汗"症状的表现就是热有定时,中医认为是阴虚所导致的表现,这种情况不控制,接下来就是烦躁易怒不开心,容易发脾气,这是阴虚日久化热的结果,坤宝丸在滋补肝肾的同时镇静安神,就是兼顾到了躲不开的情绪问题。

之所以这些病状是更年期人共有的,就是因为谁的“蜡烛”也扛不住四五十年的燃烧,这些病症是身体根基不稳,地基不牢的表现。

在此基础上,坤宝丸中还加了桑叶、白薇、知母、黄芩,菊花、这些都是清热的,因为健康的身体,一定是阴阳平衡的,阴虚导致失衡的结果就是上火,因为水少了,火就显得多了出来。

(图文来源网络)

所以,除了要通过补阴来增水,还要把虚火及时扑灭,否则虚火持续燃烧,只会加快对蜡烛的消耗,加重阴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到了更年期突然消瘦,就是虚火伤阴的结果,阴虚是最容易使人变瘦的。

而虚火伤及的却远远不止是体重,很多西医也棘手的免疫系统病,也在更年期前后高发,因为此时是阴阳最容易失衡的阶段,所以中医才会用补阴清虚热,给更年期“维稳”,用清热药在养阴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很多人吃了“坤宝丸”后,潮热减轻,出汗减少,不那么心烦了,脾气变好了,能安静的入睡,就是虚火被扑灭的结果。而虚火如果能及时被扑灭,对蜡烛的消耗就减慢了,不仅缓解更年期的不舒服,减少疾病发生的诱因,还有延缓更年期到来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坤宝丸”也就有了保青春的价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izia.com/tszcf/7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