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小课堂之菟丝子

相传很早以前,有个养兔成癖的财主,专雇一个长工给他养兔。并规定,死掉一只兔,得扣掉四分之一工钱。

一天,养兔的长工不慎将一只兔子的腰部打成重伤。他怕财主看到,便偷偷地将这只伤兔藏在黄豆地里。后来,他意外的发现这只伤兔并没有死。他把这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吩咐他定要将此事探个究竟。那长工按照父亲的吩咐,又将一只受伤的兔子放进黄豆地里。他跟随着伤兔仔细观察,发现伤兔很喜欢吃一种缠在豆秸上的野生黄丝藤。不久伤兔的伤竟渐渐痊愈了。那长工把观察到的情况告诉了父亲,父子俩断定:那黄丝藤可以治好许多腰伤的病人。他想,黄丝藤首先治好的是兔子,其形状又如细丝,于是便将它取名为“兔丝子”。由于黄丝藤——兔丝子是味草药,后人便在“兔”字上加上草字头,这样就成了“菟丝子”,一直沿用到现在。人们还编了一个谜语:“澄黄丝儿草上缠,亦非金属亦非棉,能补肝肾强筋骨,此是何药猜猜看?”

注:菟丝子,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生用或盐水炙用。药性辛、甘,平。归肝、肾、脾经。主要功效为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

1.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本品辛以润燥,甘以补虚,为平补阴阳之品,功能补肾阳,益肾精,固精缩尿。治肾虚腰痛,可与菟丝子、杜仲、山药等配伍;治阳痿遗精,可与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等同用,如五子衍宗丸(《丹溪心法》);治小便过多或失禁,可与桑螵蛸、肉苁蓉、鹿茸等同用,如菟丝子丸(《世医得效方》);治遗精、白浊、尿有余沥,可与茯苓、石莲子同用,如茯苓丸(《和剂局方》)。

2.肾虚胎漏,胎动不安。本品能补肝肾安胎,治肾虚胎元不固,胎动不安、滑胎,常与续断、桑寄生、阿胶等同用,如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3.肝肾不足,目昏耳鸣。本品滋补肝肾、益精养血而明目,常与熟地、车前子枸杞子等同用,如驻景丸(《和剂局方》)。

4.脾肾虚泻。本品能补肾益脾止泻,治脾肾两虚之便溏泄泻,可与补骨脂、砂仁、肉豆蔻等配伍,如脾肾双补丸(《医学广笔记》)。

5.白癜风。本品外用能消风祛斑,用治白癜风,可酒浸外涂。

煎服,6~12g。外用适量。

本品虽为平补之品,但偏于补阳,阴虚火旺、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者不宜服。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中医指导下用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izia.com/tszcf/6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