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合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月经量过少
当归芍药散合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月经量过少一则 陈冰冰孟繁甦 赖海标经方医学工作室 病情简介: 患者陈某,女性,30岁。年10月20日首诊。 主诉:月经量少1年余。 现病史:患者1年多来月经量少,约为一天量,有拖尾,无痛经,周期正常。患者体瘦,平素易腰酸,怕冷,小腹及臀部肤冷,性情急躁,多梦。 体查:舌稍红,齿痕,苔薄,脉沉弱。 中医诊断:月经不调 证型:脾肾气虚,血虚肝郁 治法:疏肝健脾,益肾活血 方拟:当归芍药汤加五子衍宗丸加减: 当归10克白芍10克 川芎10克茯苓15克 白术10克党参10克 盐菟丝子15克枸杞子10克 五味子5克覆盆子15克 熟地黄15克山茱萸10克 山药30克桑叶10克 菊花10克 共7剂,每天1剂,水煎服。 年10月29日二诊: 大便不成形,月经未来潮。舌稍红,齿痕,苔薄,脉沉弱。守前方去桑叶、菊花,加酒黄精15克,以补气健脾益肾,共7剂。 年11月17日三诊: 月经量较前增多,腰酸明显减轻,怕冷、小腹及臀部冷等症状已不明显,但性情较前急躁、梦多,二诊方加龙骨、牡蛎各30克。 年12月1日四诊: 诸症皆有改善,续三诊方。 年12月15日五诊: 月经提前3天来潮,经量少明显改善,月经前无怕冷,无血块,无痛经,无小腹及臀部冷;性情稳定,纳可,大便成形。排卵期小腹胀、气胀,经追问病史,既往即有。舌淡红,齿痕,苔薄,脉沉弱。调整方药如下: 当归10克白芍10克 川芎10克茯苓15克 白术10克党参10克 盐菟丝子15克枸杞子10克 五味子5克覆盆子15克 山药30克小茴香15克 乌药15克桑寄生25克 续断15克 共7剂,每天1剂,水煎服。 按语: 女子月经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月经不调责之寒凝、气滞、血瘀、热结等,或一种因素致病,或者多种致病因素合而为病。《诸病源候论》认为:“若寒温乖适,经脉则虚,有风冷乘之,邪搏于血,或寒或温,寒则血结,温则血消,故月水乍多乍少,为不调也。”《妇科玉尺》中也有说到:“经水不通、不调,不出虚热痰气。”月经量少,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是临床常见妇科病之一。 当归芍药散源于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其中《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谓:“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结合舌脉象和临床症状来看,辨为脾肾气虚,血虚肝郁。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故见性情急躁,多梦,小腹胀、气胀;脾气虚弱,气血乏源,故脉道不充,月经量少、拖尾;土亏不能荣木,木郁不能疏土,肝脾不和,互相影响。平素易腰酸,怕冷,且以小腹及臀部冷为主,考虑肾虚精亏所致。方中当归、川芎、白芍养肝体,益肝用;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佐以菊花、桑叶疏肝降火;合用五子衍宗丸平补肝肾,其中菟丝子温肾壮阳,枸杞填精补血,五味子补中寓涩,敛肺补肾,覆盆子、山茱萸固精益肾,山药健脾补肾。 二诊时,患者大便不成形,考虑可能与桑叶、菊花过凉有关,故去桑叶、菊花,加酒黄精加强健脾益肾,服后大便成形。 三诊时,患者月经量较前增多,且只有月经第一天有腰酸,无怕冷、小腹及臀部冷等症状,但性情较前急躁、梦多,故加龙骨、牡蛎以潜阳镇静安神。 四诊时,患者诸症皆有改善,故续三诊方。 五诊时,患者诸症皆较前明显好转,但腹胀、气胀症状明显,考虑下焦阳虚寒凝气滞所致,故在前方基础上加小茴香、乌药、桑寄生、续断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温馨提示: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izia.com/tszcf/10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庚子中秋帝都高校分韵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